太原师范学院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2021版)
(专业代码:135108 授予艺术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道德品质优良,专业知识系统、技能水平较高的综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该领域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并具备跨专业实践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培养要求:
(一)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艺术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与实践技能,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艺术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三)能够了解艺术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国内外设计学界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及艺术设计学基本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立足地方、对地域文化进行调研与梳理,并在设计实践中加以传承与创新。
二、专业领域
艺术设计
三、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有一定的设计实践经历。
(二)入学考试采用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
四、研究方向
(一)环境艺术设计
该方向侧重山西传统聚落(含晋商大院)的保护与再开发设计。培养既了解山西传统建筑文化又掌握实践技能的设计类人才。具备良好的空间造型与设计能力,拥有较强的环境设计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优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以及相关的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二)视觉传达设计
该方向侧重山西民间图形图像收集整理与创新设计。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设计类人才。能够了解设计前沿与发展趋势,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应用。道德品质优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以及相关的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三)工艺美术
该方向侧重对山西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应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山西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知识,对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生产、管理、销售较为了解。具备掌握一定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能力。道德品质优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以及相关的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
(一)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二)研究生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在校学习阶段,修读在校学位课程,并进行相关设计实践;第二阶段为在企业实践阶段,完成与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协定的毕业实践任务,同时进行毕业作品的设计,以及学位论文的撰写。
六、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艺术设计各方向特点,以专题设计与实践为基础,兼顾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讲授、方案设计、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采取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校内专业课程学习以校内导师为主导,企业实践以校外导师为主导。
(二)立足实践,以实践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将实践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66%,包括课程实践、设计实践及毕业实践三种方式。
(三)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依据本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四)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设计实践水平。
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
(一)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拓展审美视野,增强对设计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力。
(二)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设计作品的创意表达、风格呈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专业选修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方向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并结合自身兴趣来选修课程。
(四)实践课主要是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准确把握设计作品的情感、内涵与本质,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此过程注重对于山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并推动山西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五)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2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大于等于16课时为1学分)。其中:
1.公共课程:10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34学分;
3.专业选修课程:8学分;
4.实践类课程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66%。
5.开放性实践类课程为8学分,占实践类课程总学分的23%。
具体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见《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表》。
八、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表
研究 方向 |
环境艺术设计 |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
|
公共课 10学分 |
30010011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4 |
研究生英语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0 |
英语口语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查 |
300000000 |
体能训练 |
18 |
1 |
√ |
|
|
|
|
|
实践 |
考查 |
300200112 |
艺术原理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200113 |
马克思主义文艺(艺术)理论 |
16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
320205210 |
设计史论一(设计理论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1 |
设计方法一(可持续设计)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2 |
设计史论二(设计美学)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28 |
设计方法二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29 |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0 |
建筑景观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1 |
空间装饰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2 |
园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专业选修课8学分 (第三/四学期各选二门课) |
320205420 |
汉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1 |
包装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2 |
导视系统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3 |
广告策划与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4 |
山西民俗调查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调查报告 |
320205425 |
山西民间美术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6 |
山西民间工艺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7 |
文创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实践课 18学分 |
320205509 |
设计实践 |
160 |
10 |
以导师专项实践指导的形式贯穿于第一至四学期,每周不少于2.5学时。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组织,也可与实践企业联合进行,着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导师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学生每学期提交实践报告。 |
320205510 |
学术会议与讲座 |
|
2 |
1-6学期期间需参加3次以上学术活动,或观摩高水平展演活动,并提交会议或观展综述报告。 |
320205511 |
毕业实践 |
|
6 |
第五至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整个毕业实践过程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根据学生专业,与学生共同商定实践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进行与学生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实习活动,提交《永利app新版本官网地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实践过程手册》。 |
320205512 |
毕业设计 |
|
|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513 |
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 |
|
|
|
|
|
|
√ |
√ |
实践 |
毕业论文 |
320205514 |
毕业设计展示 |
|
|
|
|
|
|
|
√ |
实践 |
作品汇报展 |
总学分52学分 |
研究 方向 |
视觉传达设计 |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10学分 |
30010011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4 |
研究生英语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0 |
英语口语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查 |
300000000 |
体能训练 |
18 |
1 |
√ |
|
|
|
|
|
实践 |
考查 |
300200112 |
艺术原理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200113 |
马克思主义文艺(艺术)理论 |
16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
320205210 |
设计史论一(设计理论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1 |
设计方法一(可持续设计)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2 |
设计史论二(设计美学)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28 |
设计方法二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33 |
汉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4 |
包装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5 |
导视系统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6 |
广告策划与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专业选修课8学分 (第三/四学期各选二门课) |
320205428 |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9 |
建筑景观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30 |
空间装饰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31 |
园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4 |
山西民俗调查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调查报告 |
320205425 |
山西民间美术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6 |
山西民间工艺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7 |
文创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实践课 18学分 |
320205509 |
设计实践 |
160 |
10 |
以导师专项实践指导的形式贯穿于第一至四学期,每周不少于2.5学时。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组织,也可与实践企业联合进行,着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导师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学生每学期提交实践报告。 |
320205510 |
学术会议与讲座 |
|
2 |
1-6学期期间需参加3次以上学术活动,或观摩高水平展演活动,并提交会议或观展综述报告。 |
320205511 |
毕业实践 |
|
6 |
第五至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整个毕业实践过程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根据学生专业,与学生共同商定实践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进行与学生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实习活动,提交《永利app新版本官网地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实践过程手册》。 |
320205512 |
毕业设计 |
|
|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513 |
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 |
|
|
|
|
|
|
√ |
√ |
实践 |
毕业论文 |
320205514 |
毕业设计展示 |
|
|
|
|
|
|
|
√ |
实践 |
作品汇报展 |
总学分52学分 |
研究 方向 |
工艺美术 |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10学分 |
30010011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4 |
研究生英语 |
36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10 |
英语口语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查 |
300000000 |
体能训练 |
18 |
1 |
√ |
|
|
|
|
|
实践 |
考查 |
300200112 |
艺术原理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200113 |
马克思主义文艺(艺术)理论 |
16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3001001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
18 |
1 |
|
√ |
|
|
|
|
讲授 |
考试 |
专业必修课16学分 |
320205210 |
设计史论一(设计理论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1 |
设计方法一(可持续设计)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12 |
设计史论二(设计美学)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28 |
设计方法二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32 |
2 |
|
√ |
|
|
|
|
讲授 |
课程论文 |
320205237 |
山西民俗调查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调查报告 |
320205238 |
山西民间美术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39 |
山西民间工艺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240 |
文创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专业选修课8学分 (第三/四学期各选二门课) |
320205428 |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9 |
建筑景观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30 |
空间装饰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31 |
园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0 |
汉字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1 |
包装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2 |
导视系统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423 |
广告策划与设计 |
32 |
2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实践课 18学分 |
320205509 |
设计实践 |
160 |
10 |
以导师专项实践指导的形式贯穿于第一至四学期,每周不少于2.5学时。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组织,也可与实践企业联合进行,着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导师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学生每学期提交实践报告。 |
320205510 |
学术会议与讲座 |
|
2 |
1-6学期期间需参加3次以上学术活动,或观摩高水平展演活动,并提交会议或观展综述报告。 |
320205511 |
毕业实践 |
|
6 |
第五至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整个毕业实践过程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根据学生专业,与学生共同商定实践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进行与学生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实习活动,提交《永利app新版本官网地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实践过程手册》。 |
320205512 |
毕业设计 |
|
|
|
|
|
|
√ |
√ |
实践 |
设计作品 |
320205513 |
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 |
|
|
|
|
|
|
√ |
√ |
实践 |
毕业论文 |
320205514 |
毕业设计展示 |
|
|
|
|
|
|
|
√ |
实践 |
作品汇报展 |
总学分52学分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简况:
序号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专业主科 |
1 |
李鹏斌 |
1963.04 |
教 授 |
硕士 |
环境艺术设计 |
2 |
宋丽斌 |
1979.03 |
副教授 |
硕士 |
环境艺术设计 |
3 |
杨志勇 |
1983.08 |
副教授 |
硕士 |
环境艺术设计 |
4 |
朱 江 |
1979.09 |
副教授 |
硕士 |
环境艺术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简况
序号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专业主科 |
1 |
杨 弦 |
1973.03 |
教 授 |
硕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2 |
刘岩妍 |
1981.09 |
教 授 |
硕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3 |
徐岩东 |
1973.11 |
副教授 |
硕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郑 崴 |
1975.06 |
副教授 |
硕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5 |
武 旭 |
1978.07 |
副教授 |
硕士 |
视觉传达设计 |
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简况
序号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专业主科 |
1 |
郝巍东 |
1977.05 |
教 授 |
硕士 |
工艺美术 |
2 |
赵海燕 |
1979.06 |
副教授 |
硕士 |
工艺美术 |
3 |
贾红杏 |
1976.10 |
副教授 |
硕士 |
工艺美术 |
4 |
郝晓红 |
1987.11 |
讲 师 |
博士 |
工艺美术 |
5 |
姜 婧 |
1989.02 |
讲 师 |
博士 |
工艺美术 |
6 |
张宏伟 |
1966.12 |
副教授 |
博士 |
工艺美术 |
九、实践环节
(一)实践环节的训练总体上采取4+2模式。第一至四学期在校内完成课程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均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着重于基础技能的培养;教学期间学生同步跟随校内导师进行设计实践,其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分配与指导,也可与实践企业联合进行,着重综合技能的培养;第五至六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着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完成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企业实践环节以校外导师为主导,但是校内导师应同时在实践项目的确定、实践过程的管理、以及实践质量的监控中发挥作用。
(二)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学生须遵守《太原师范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外出实习实践管理办法》,毕业实践的学生应同时遵守《太原师范学院永利app新版本官网地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实践管理补充要求》。
(三)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举办两次实践作品展示方能毕业(一次为设计实践作品展,一次为毕业设计作品展),同时需参加3次以上学术活动或观摩高水平展演活动,并提交会议或观展综述报告。
(四)设计实践
以导师专项实践指导的形式贯穿于第一至四学期,每周不少于2.5学时。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组织,也可与实践企业联合进行,着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导师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学生每学期提交实践报告。
内容包括:
1.进行与研究方向一致的设计实践活动;
2.完成导师拟定的设计实践项目;
3.提交设计实践作品,并参加汇报展。展览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五)选题汇报
第三学期进行。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领域及相关方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研究兴趣、实践经验和职业规划,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完成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选题报告评审工作。
(六)中期汇报
第五学期进行。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及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修正,要求完成最终成果的90%。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中期评审。
(七)毕业实践
第五至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企业进行。校内校外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与学生共同商定实践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整个毕业实践过程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该环节需提交毕业实践作品集,以及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签字、加盖实践基地公章的《永利app新版本官网地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实践过程手册》。
十、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并符合《太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两部分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均须达到合格标准。
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 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 30%。毕业考核各环节公开进行,在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进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亦可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进行。
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二者在选题上必须一致,符合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
(一)毕业设计及其展示
毕业设计是研究生专业设计水平的全面体现,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毕业设计选题立足山西地域文化,兼顾时效性、创新性与落地性;要求其设计作品为原创设计,能够全面体现申请人的综合艺术修养与专业设计能力,并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如申请进行合作项目,必须经导师组综合核定共同认可,合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人,且每生应有相对独立的论文命题,并独立完成、独立答辩。
毕业设计完成后,须举行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展览一般在第六学期的5月份进行。具体要求见《太原师范学院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设计及其展示管理办法》。
(二)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应符合本专业方向,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针对本人在毕业设计实践中思考的核心问题进行论述,兼顾学术性与实践性。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毕业答辩的全过程。
2.论文应做到主题突出、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案例真实、文字通顺、论据详实、论证科学、结论合理。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对毕业设计基础资料的调研、设计理念、设计作品的形成与作品呈现的详细阐释。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谱例、图表)。
学位论文应符合《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并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校外专家不少于1名),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担任考核委员会委员。
十一、本领域研究生学术成果认定
本领域研究生获得以下任何一项学术成果方可进行毕业展示和论文答辩:
1、至少参加一次本专业方向省级及以上各专业协会或学会、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展赛,并获得等级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设计作品发表在学校所认定的专业期刊上。(至少二分之一版面)
3、申报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外观、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
4、论文发表在学校所认定的省级及以上期刊。
5、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研创项目。
6、考取博士研究生。
十二、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十三、学业档案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学分、成绩等)、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现场展示的作品电子文件等)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相关资料须纳入个人《学业档案》,由培养单位存档。